《周恩来亲自编制的这套密码,从未被敌人破译》读后感 1929年10月,在上海的第一步秘密地下电台建立,同年12月,香港电台建立,次年1月,沪港两地的电台首次实现发报,然而就是这次发报揭露了一个关系革命成败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否能够迅速建立秘密电讯,保持内外联系,加强革命指导。而在关键时刻,周恩来亲自领导和部署密码的重新编制,于1931年成功编制出以他的代名“伍豪”来命名的一套密码为豪密。 豪密由 “书名与册码”以及“页码、行数与字序”两部分组成并且能够在电报中实现“同字不同码,同码不同字”,是一套二重作业密码体制的密码。长期担任情报工作负责人的罗青长说:“周恩来发明的密码,有数学在里边的。密码是数学和文字构成的。”也就是说,通报双方各持相同的书,发报内容只要注明某页、某行与第几个字,收报方就能按图索骥找出书中单个的字组成电报内容。这部密码从红军时期一直用到全国解放,始终没有被敌人破译。长时间中国共产党作战使用的高级密码,都是周恩来编制的密码。 如果说“豪密”是铜墙铁壁的“伍豪之盾”,那么对国民党军从上到下无线电通讯的成功破译无疑是真正无坚不摧的“伍豪之剑”。回到现代,密码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而建立一个自主可控、安全完整的密码体系也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一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持续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