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靓 于 2022-3-25 23:44 编辑
《周恩来亲自编制的这套密码,从未被敌人破译》读后感
许多文献资料中都说到“豪密”,对它的评价是:“同字不同码,同码不同字”、“好记好用”,并且“在解放战争中敌人始终没有破译出核心密码”,这让我感到有些好奇。但在我了解之后才发现“豪密”原来这么简单、容易理解:只需要把要传达的每一个字所在的书名、册码、页码、行数和字序注明即可,不需要背任何编码规则,只用保证通报双方各持一本相同的书就可以轻易地破译出情报。同一个字在一本书中可以有多个位置,不同的书同一个位置的字又不一样,这样就轻易做到了“同字不同码,同码不同字”,简单又灵活却让敌人无能为力。 1930年11月香港地下无线电台被破坏,“电台及联络办法他们全部掌握”;倘若这次敌人没有自我暴露破译密码,他们还可以冒名顶替原香港台与上海台甚至苏区进行通话,这样一来党的重大机密都会被泄露出去,这无疑会对党的活动产生难以估量的危险。正是在这一紧急情况下,“豪密”被编制出来了。我在查阅资料时看到,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收罗了一大批来自各国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在多个战略地区部署专门针对共产党红军的无线电侦测机构和密码破译机构。“我军解放南京后,接收的伪总统府对我党我军电讯侦测和密码破译的档案证实,在解放战争中敌人始终没有破译出我核心密码,这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成功的范例,在现代战争史上是罕见的。”当时长期担任情报工作负责人的罗青长说道。“豪密”的出现有如红军的情报传输的一道铜墙铁壁,为共产党革命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曾经觉得暗流涌动的情报工作、明争暗斗的密码的编制与破译都只是特工黑客们的任务,离我的生活很远。没想到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不到一百年前中国的革命土地上,而且还在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保密通讯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我也改变了以往对密码的看法,一套密码既可以需要复杂的数学计算,也可以有简单易懂的编码规则,简单复杂与否并不是首位,只要最后的编码无法被破译出,就可以称之为好的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