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服务系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3|回复: 1

信息计算2019级2班32号王诗琪

[复制链接]

8

主题

16

帖子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2-3-25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看记录截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6

帖子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4
 楼主| 发表于 2022-3-25 22: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恩来亲自编制的这套密码,从未被敌人破译》读后感:
    1930年11月,中国共产党香港无线电台被破坏,电台与联络办法全部被英方截获。英方当时还回发了一份电报给中国共产党,以此挑衅。意识到电报已被破译的周恩来,为避免英方冒名顶替与其他联络台继续联络等危险的事情发生,当即决定重制密码。“豪密”随即应运而生。
    看到此,我不禁开始思考,要重制一个难以被破译的密码,那必须要很复杂,在数学层面难以破解或根本无解。可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若真使用这样的密码,可能正常的加密与解密都将成为一个极其耗时的事情,而对于瞬息万变的局势,时间自然不能白白浪费与此。
    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我发现“豪密”具有以下5个特点:用于高层领导机关的通讯;好记好用,简单却难以破译;密码由数字与文字构成;所用的密码从不重复;密码的性质是无线密。
    好记好用,则代表是双方认知之内且并不复杂的事物;简单却难以破译,则代表除交流双方以外的其他人难以解读,即解码规则并不像数学这类在一切地方都成立的事物,但对于已知规则的人却能快速解读;密码由数字与文字构成,我们可以大致猜测,明文可能需要二维的坐标(数字,文字)才能进行确定。数字代表的可能是个数或者是次序,文字则表明是某个事物的个数或次序上的具体位置。
    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发现,所提到的这个“事物”其实并不明确,而且看起来密文是建立在已知该事物的前提上而来,并没有包含关于该事物的信息。
    之后周恩来向张国焘索要与二方面军的电台联系密码时,电报清楚表明密码由两部分组成:书名与册码;页码、行数与字序。这样的密码无从破译,因为电报本身就是个密码,其内容只是简单的数字索引。既然没有内容,又谈何破译。这种点对点书对书的通讯密码,完全符合上述“豪密”的5个特点。
    看到这里我彻底明白,密文本身携带的信息并没有包含任何传达的内容,只是指明了内容所在位置。这样一种巧妙的方法,如果不知晓密文与内容之间用于破译的书本,哪怕知道了密文是指代书本的文字,也无从破译。
    因此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不能死脑筋,只思考一个方面,如说到设计密码则只能想到对应规则需要如何如何复杂。普通的密码之所以能被破译,正是因为密文本身就已经包含了明文的全部信息,其对应关系也在其中,关键在于如何去解读。而“豪密”这一种密码形式要利用密文以外的其他信息才能进行解码,仅截取密文则毫无意义。这样的一种信息差正是让对手无法破译的关键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教学服务系统

GMT+8, 2025-9-20 02:51 , Processed in 0.0168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